滇中新區已連續舉辦兩屆未來交通發展(昆明)論壇,今年盛夏即將迎來第三屆盛會。
從專家學者與行業龍頭企業代表的智慧碰撞、思想交流,到產業項目簽約,從未來交通科學城揭牌,到一批科研平臺聚集,未來交通發展(昆明)論壇已成為新區貫徹落實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交通強省建設,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創新技術在新區合作交流、轉化落地的生動實踐,持續為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
高起點推進交通科學城建設
時鐘回撥到2023年8月,在首屆未來交通發展(昆明)論壇上,新區“未來交通科學城”正式揭牌。
作為全省智慧交通建設、智能汽車發展的重要平臺,“未來交通科學城”計劃到2035年初步建設成為服務西南、輻射“兩亞”的未來交通新型研發機構聚集區、交通科研成果轉化區、未來交通智能制造產業區、交通綜合應用場景示范區、交通會展研培服務區、新型城鎮化產城融合樣板區、國內外交通人才培養交流中心。
揭牌以來,新區加快推進“未來交通科學城”規劃建設,于2024年5月成功申報“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未來交通創新研究院建設和國際人才培養”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獲批交通科技創新、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3大功能定位的試點建設。
獲批試點以來,新區全力推進基礎設施配套、招商引資、項目孵化等工作,在2024年8月的第二屆論壇上,新區管委會與同濟大學簽訂了共建未來交通科學城合作協議,并依托昆明理工大學交通領域優勢學科和科研團隊,聯合中鐵云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鐵長江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云南交通運輸職業學院等省內外交通領域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以提升未來交通科學城“科技創新、產業孵化、人才培養”為目標,圍繞智能載運裝備、韌性可持續交通、低空經濟、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領域進行關鍵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和產業孵化。
“截至目前,試點任務已完成交通領域發明專利8項,發表論文15篇,其中SCI論文12篇,參與標準制定1項。孵化特種動力研發、無人機研發制造、智能網聯汽車和無人自駕檢測等企業4家。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招收交通領域留學生55人,開展國際職業技能人才培訓88人。”滇中科學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聚眾智打造全省創新策源地
論壇不僅是思想碰撞的舞臺,更是創新落地的起點。
2023年、2024年,連續兩屆未來交通發展(昆明)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部分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圍繞智慧交通與智能汽車、低空經濟相關領域發展現狀、技術創新、未來趨勢,以及未來交通科學城的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聚眾智為新區打造全省創新策源地出謀劃策。
2024年8月第二屆論壇上,山東大學云南研究院、未來交通創新研究院、云南滇中新區低空科技研究院、云南滇中新區空天信息應用與安全創新中心舉行了揭牌儀式。
此外,圍繞“著力打造全省新質生產力發展樣板”,新區還與賽迪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聯合共建賽迪科創中心(昆明)項目,與杰禧(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合作啟動組建兩亞創新設計服務研究院,并推進昆明市智能網聯汽車第三方管理平臺、云南省低空經濟和無人機技術創新中心、中交一公局空天智行產業孵化基地等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持續“強筋壯骨”。
“目前,云南省智能網聯交通國際聯合實驗室已申報成功。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相繼落地新區,研發平臺的聚集將為新區打造全省創新策源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滇中科學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各科研平臺的研究能力和優勢,將在科技研發、企業孵化、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全面助力未來交通科學城高質量發展。”
智慧交通發展戰略率先破繭
回顧2023年的首屆論壇,多位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提出“構建‘車能路云’產業生態”“發展車路一體智能交通”“用‘車能路云’一體化吸引產業聚集”等觀點。兩年來,這些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得到驗證。
近年來,新區圍繞交通強國試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等建設任務,全力爭先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向著建設具有高原特色的“車路云一體化”示范區穩步邁進。
今年3月,新區上線全省首個智能網聯汽車監管平臺,發放全省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編碼205張,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在22公里社會公開道路上規范測試運行智能網聯汽車。一批無人駕駛快遞配送車穿梭在測試道路上和物流園區中,一種新時代的科技氣息撲面而來。
新區與云內動力、白犀牛智達科技、九識科技等重點企業合作,已形成涵蓋算法研發、車路協同、場景運營的產業鏈條,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蓄勢聚力。
同時,新區加快培育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成功申報云南省智能低空無人機系統技術頂尖團隊和云南省低空經濟與無人機技術創新中心,引進了輕型航空發動機制造、中型無人機研發生產、低空經濟智能制造3個低空經濟產業項目,布局智慧城市“一網統飛”項目,推動產業集群建設,構建人才培訓體系,為未來交通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滇中科學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即將舉辦的2025未來交通發展(昆明)論壇,將通過匯聚政產學研資源,加速云南未來交通產業集群建設,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的交通科技創新高地,為未來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云南方案”,貢獻“新區實踐”,加快將新區打造成為助力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記者:喻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