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開通以來,普洱市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充分發揮沿邊區位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沿線發展駛入“快車道”。
一、突出優勢,推動沿線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以中老鐵路沿線綜合開發為抓手,結合普洱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在沿線布局現代林產、茶葉咖啡和新能源電池產業,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園區、普洱國資年產2000噸有機茶精深加工、年產3.2萬噸酵母制品綠色制造(一期)、云景飛林年產40萬方刨花板等一批沿線重點產業項目竣工投產。2024年,咖啡出口量同比增長374.5%,出口量居全省第1位;酵母出口覆蓋坦桑尼亞、巴西等32個國家,云景林紙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木漿生產供應企業。
二、以園聚產,建設承接產業轉移主陣地。以鐵路樞紐為核心,優化園區布局,爭取新增設3個省級開發區,全市6個省級開發區覆蓋10縣(區)。與上海市金山區、黃浦區簽訂“16+16”重點產業園區共建合作框架協議。主動對接東部產業轉移,精準招商,引進深圳珈鈉、北京海博思創等一批優勢企業到普洱投資興業。目前,已開工建設鈉離子電池項目5個。爭取資金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承載能力顯著增強。2025年一季度,全市6個省級開發區營業收入43.2億元,增長28.2%,開發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4.3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58%。
三、降本增效,激發物流發展新動能。依托通道構建“1+3+N”物流體系,建成運營物流園項目4個,加快孟連、勐康、龍富等口岸通道建設,提升物流、口岸、園區聯動聯運水平。成立普洱市國際班列服務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打造中老鐵路國際班列“普洱品牌”。深化物流與產業融合,積極爭取省、市級物流補助資金,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運輸貨物拓展至9個品類,寧洱縣成為中老鐵路木制品及咖啡運量最大貨運站,普洱段累計運輸貨物超430萬噸。
四、交流融通,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共舉辦9屆中老越三國(普洱)邊境商品交易會,成功舉辦普洱市與老撾豐沙里省第七次友好工作會談。勐康口岸增設藥材進口邊境口岸和進境糧食、水果指定監管場地獲國家批準,首批老撾中藥材順利通關。孟連口岸轉新開放加快推進,龍富口岸一期開工建設,2025年一季度,全市進出口貨運量同比增長7.2%。推進“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思茅港至景洪港勐罕貨運碼頭貨物過壩運輸首航成功。推動“通道經濟+康養旅居”深度融合,18.6萬人入普旅居,咖啡莊園火爆出圈,到茶馬古道源頭品味千年茶韻,感受一城咖香成為文旅新風尚。